每一首唐詩,都是鮮活的游歷圖;每一位詩人,都是資深的旅行家。
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span>
李煜的“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無不述說著江南的盛世美顏 ——
不如讓我們跟著詩人,
游山玩水,不辜負這大好春光。
2018 新年 太陽分割線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朝而往,暮而歸,西湖盛景令人目不暇接,四月春光使人流連忘返。西湖邊的楊柳,太子灣公園的櫻花,八卦田的油菜花,杭州花圃的百花齊齊綻放。
如果全程步行游覽西湖的話,還是會累的,畢竟10來公里也不短,換成騎行的話,可以說是很休閑的一種方式,不會很累,可以一邊看,一邊玩。但是,不得不提醒一下,西湖只有蘇堤和白堤以及周邊沿線馬路是可以讓自行車進入的,其余的不讓進。
建議騎行路線:
斷橋殘雪—白堤—蘇堤—雷鋒塔—柳浪聞鶯—斷橋殘雪,或者可沿著北山路-花港觀魚-楊公堤-杭州花圃-茅家埠-太子灣-雷鋒塔—柳浪聞鶯—斷橋殘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建德江指的是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西部的一段江水。兩岸遍布著青翠山峰、古樸村莊、爛漫山花和金黃的油菜。這一路皆是最適合“春游”的路線。
比坐在船上“輕舟行過”更帶勁的是在沿河的小路或者田間行走,春風拂面。從南源口到雄村8-10公里左右,沿途即可探訪古老的徽派村落,又可以觀賞新安江上游的秀美景色,倒映在江面的村落仿佛就是一幕幕美麗的自然畫卷。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月的德清,已是春光無限。點點的嫩綠在風中顯得特別溫柔,閉上眼,我們就能感受到四處流動的光芒。當初孟郊離開美麗的德清必定是依依不舍的。
那一座秀麗山巒,多的是飛瀑流泉。遠看時,那莫干山萬頃竹海,像一條條柔軟的毛毯,把群山連綿包覆,形成了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就在今天湖州市吳興區(qū)境內(nèi),這里修竹滿山,古木幽篁,終年常青,郁郁蔥蔥,極富自然山水情趣。苕溪橫臥,帆船如云,水田縱橫積翠,使人胸懷開朗。
西塞山東麓有明工部尚書嚴震直墓、桃花塢、道士磯棋盤石,西麓有郎部公墓等景點,南麓就是棲賢山,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鮑叔牙管仲曾隱居于此。
五一小長假,不如來此踏青,順便瞻仰古人遺風呢。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錢塘江是吳越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是杭州人民的母親河。而白居易筆下的錢塘江景色瑰麗,春光尚好。
錢塘江的水最引人注目。江水碧波蕩漾,一眼望不到頭。平時,江面很平靜,水花輕輕拍打著江堤,一陣微風吹過,泛起陣陣微波。早晨,江上有薄薄的晨霧,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對岸的風景。江面白茫茫的一片,像一層白紗包著似的。
錢塘江邊,可垂釣,可散步。江邊很涼爽。不管是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來,這兒的風光都是一樣美。
《瓊臺》
李白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
碧玉連環(huán)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
天風飄香不點地,笑把煙霞俱抖擻。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在。
“手持綠玉杖”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飛騰直欲天臺去”。他順長江東下,泛舟洞庭、駐馬廬山,到了滿是脂粉氣的金陵,沿曹娥江、剡溪,登臨天臺山,杖藜行歌的他自有曠達的心胸,與其“摧眉折腰事權貴”,不如醉吟在天臺的神山秀水間。
踏春,國清寺外的油菜花田是人少景美的選擇。連綿的山巒作背景,隋塔聳立,清溪緩緩,晴好時像一幅油畫,雨天似一卷水墨長卷。
看完油菜花,拾起虔誠的心,走進國清寺。寺前古樹纏繞,寺里梵音繚繞,1000余年的歷史積淀,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透著古拙的氣息,清幽雅淡,寧靜致遠。
浙江,從來不缺風景
春光大好莫辜負
花開爛漫、花期難遇
你若有意
我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