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3日,就是杭城初三生填報中考志愿的日子,距今只剩一周,來找記者咨詢的家長越來越多。
不少家長都提前做了功課,對孩子想要填報的高中做了全方位了解,能理性客觀地分析第一批8個志愿到底該怎么填。但也有部分家長“人云亦云”,被一些“坊間傳言”忽悠了。今天,潮新聞記者就專門來說說,最不靠譜的幾則傳言,幫助大家理清志愿填報思路。
杭高只是一所文科強校?錯!
有家長久聞杭州高級中學的大名,但等孩子提出要報杭高時,卻猶豫了:“我聽說杭高‘偏文’,兒子的理科更出色,會不會不適合?”
杭高“偏文”的傳言大約是從二十年前開始的。這個傳言的誕生基礎有兩個,一是近代以來,魯迅、李叔同、夏丏尊、陳望道等名家大師在杭高任教,人文底蘊深厚,于是在大眾心里留下文科強校的印象。二是2008年和2012年,杭高出了兩位高考全省文科第一名。
但從邏輯上分析,這只能說明杭高文科很強,不能說明杭高理科不強啊……
你知道嗎?杭高一直被稱為“院士搖籃”,有53位院士校友,其中有46人是理工類院士。
上周,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毛江森逝世的消息,令無數(shù)人痛惜。甲肝疫苗、脊髓灰質炎活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從事病毒學研究50年的他,比任何一位新生兒媽媽更熟悉這些疫苗,并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他正是杭高校友,曾在母校設立“毛江森院士教育獎”,感謝杭高教會他勇于擔當,教會他勤于鉆研,還讓他擁有了獨立精神和獨立人格。
潮新聞記者還查閱了杭高近幾年發(fā)布的在校生信息,從班級結構、選課結構看,杭高生源結構以理科為主,學生“7選3”科目的物化生、物化技、物化地等3種側理組合占比超過7成。
去年,杭高公眾號曾發(fā)布過一則畢業(yè)生去向的信息:
近4年高考中,杭高貢院校區(qū)向浙江大學輸送了260多名優(yōu)秀學子,其中,選擇理工類專業(yè)的學生就多達218位??既肷虾=煌ù髮W、復旦大學的畢業(yè)生,多數(shù)也是選擇了理工類學習方向。
今年五大學科奧賽已有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三項省賽結果出爐,杭高共拿到5個省賽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5項。而在前不久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全省14個一等獎項目,杭高學生拿到兩項一等獎……
所以,客觀來說,杭高是文理兼優(yōu)的高中。
去杭七中,以后只能考美院?錯!
近年來,各地都提倡特色化辦學??墒钱斠凰鶎W校特色太鮮明,很多人就會忘記它本來的樣子,以偏概全。關于“去杭州第七中學,以后只能考美院”類似傳言,就是這樣來的。
因為把傳言當真,有家長陪孩子模擬填報志愿時,直接跳過杭七中。問家長是咋想的,給出的理由是“女兒以后又不考美院”。
事實上,杭七中美術特色班實力確實很強,但人家不止有美術班,歷年招生主體都是文化班。而且有面向初中招生分配生的資格。據(jù)了解,今年杭七轉塘校區(qū)文化班向主城區(qū)擴招2個班,預備招576人,是美術特色班招生人數(shù)的三倍!
可為啥學校會給外界一種“美術學校”的錯誤刻板印象呢?主要是因為杭七美術特色班聲名太顯赫,多年來處于浙江省普高美術特色班的領軍位置,不經(jīng)意就蓋住了文化班的光芒。
其實,比起美術班,杭七中文化班才稱得上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該校創(chuàng)建于1902年,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學之一,誕生了無數(shù)的名士大家:錢學森之父錢家治曾是安定學堂校董;茅盾、馮亦代等文學泰斗在這里孕育,柯召、羅宗洛等科學精英在這里展翅……
從學校官微近期發(fā)布的信息來看,文化課教師的實力并不亞于美術老師——現(xiàn)擁有240多位文化教師,很多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名校。僅去年,該校文化課教師就收獲了全國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講題比賽特等獎,浙江省先進教研組等重量級大獎。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同年的第八屆國際數(shù)學建模挑戰(zhàn)賽中,杭七中文化班學生組成的戰(zhàn)隊一舉奪得國際賽特等獎。
不止美術班畢業(yè)生被美術類院校青睞,該校文化班每年也有大量畢業(yè)生被全國知名高校錄取。有優(yōu)秀畢業(yè)生去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名校,也有同學去了牛津大學等國外頂尖大學深造。
如今學校的管理、教風和學風還帶有重高的烙印——夏峰平校長和蔡毛書記分別來自杭十四中和杭四中,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重點高中的管理經(jīng)驗。
看到這里,你還認為杭七中是一所美術高中嗎?
選擇綠城育華,就是選擇留學嗎?錯!
關于“選擇綠城育華高中,就是打算出國”的坊間傳言,流傳時間似乎比前兩個傳言要短一點,也就最近五六年的事。傳言的源頭是綠城育華高中德語班的名氣近年越來越大,加上“綠城系”高大上的校舍,又是民辦高中,學生家庭經(jīng)濟狀況相對較好,畢業(yè)生留學比例高于公辦高中,確實容易被誤會。
事實上,綠城育華高中部一直以來都以高考文化班為主體。今年杭州綠城育華學校高中部除了兩個語言特色班,還要面向主城區(qū)招收280名文化生。
從學校官微近期發(fā)布的校友故事來看,許多畢業(yè)生通過國內的升學通道也發(fā)展得很不錯。
比如,前不久,綠城育華高中部收到浙江工業(yè)大學發(fā)來的喜報——育華2018屆畢業(yè)生徐賢得,目前就讀浙工大建筑學系,被免試保送南京大學的建筑學系讀研。小伙子表示,綠城育華的三年讓他得到發(fā)展。高中期間,他曾代表學校參加新加坡領袖論壇,校長論壇以及各種英語演講,鍛煉了他的表達溝通能力,也提升了自我意識和自我成長。
他說:“在高中學習時,我出于個人興趣在選考上選擇了物理、化學和歷史科目,在學習掌握學科知識與解答考試題目外,各科老師的付出與培養(yǎng)也讓我在應試之外多了自由探索、深入思考的可能。借此,我非常感謝孫海艷老師和其他化學組老師在課余時間指導我和其他同學的課外研究與實驗,也很感謝其他學科組老師課堂上營造的討論與思考氛圍。這不僅在高中時期讓我在學科學習上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果,或許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的學習模式?!?/p>
類似的文化班畢業(yè)生還有很多:2016屆畢業(yè)生周鑫,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育華度過,本科考入杭電,之后在浙大軟件工程學院攻讀碩士;2016屆畢業(yè)生封浦煒考上華中科技大學,后又申請上悉尼大學數(shù)據(jù)科學研究生……
而且育華的語言特色班也是高考、留學雙通道,兩手準備。比如,日語特色班是專為英語短板的學生設置,學習全部普通高中課程,僅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當然也可以選擇日本本科留學。
德語班的升學通道也很多樣,“進可攻退可守”——向前走,可以就讀國內高校;向右轉,可以申請德國名校;向左轉,還可以申請英語國家大學。
因此,準確地講,綠城育華高中部其實是一所高考、留學兩相宜的高中。
想?yún)⒓訉W科競賽,只能選個別頭部高中?錯!
杭二、學軍這些頭部高中,近年的學科競賽成績單非常亮眼,于是很多爸媽誤以為,孩子考不上這幾所高中,就沒機會參加學科競賽了。
但是,如果你仔細翻看近幾年五大學科奧賽的省賽獲獎名單,你會發(fā)現(xiàn),主城區(qū)重高其實都搭建了各自的競賽隊伍,而且表現(xiàn)可圈可點。
像杭十四中今年拿到2個省一等獎,22個二等獎和20個三等獎;又比如,杭師大附中今年也收獲了6個省二等獎,8個省三等獎等等。
從杭師大附中公眾號發(fā)布的消息看,該校學科競賽拿獎不是稀罕事,在浙江省高中生物學競賽上,更是“年年參加,年年拿獎”。
據(jù)了解,近年來杭師大附中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培養(yǎng),競賽課程是學校選修課程的重要部分,主要在每周選修課、晚自修等時間開展學科奧賽、科技類競賽和人文類競賽的輔導,配備指導老師培優(yōu)拔尖,打造競賽課程體系。
總體看,現(xiàn)在很多重高都對學科競賽相當重視。因為都對于中科大少創(chuàng)班、西湖大學創(chuàng)新班等自主招生方式,奧賽省一等獎是亮眼加分項,而在高校強基計劃招生中,有競賽基礎、獲獎的學生在校測中也相對更有優(yōu)勢。
因此,理科見長、有競賽意向的學生,同樣可以在杭師大附中等重高接受競賽訓練,沖擊省賽乃至國賽。
對于我們身邊的學校,還有哪些錯誤的“刻板印象”?歡迎校友、老師們在評論區(qū)現(xiàn)身說法。
(來源:"天目新聞”)
(鏈接:https://py.zjol.com.cn/pyxw/202305/t20230527_25788559.shtml)